百思通古诗词网
首页 > 古诗 > 菩萨蛮回文落花闲院春衫薄

菩萨蛮回文落花闲院春衫薄

菩萨蛮·回文·落花闲院春衫薄

宋代苏轼

落花闲院春衫薄,薄衫春院闲花落。迟日恨依依,依依恨日迟。
梦回莺舌弄,弄舌莺回梦。邮便问人羞,羞人问便邮。


妇女 , 怀人 , 思念 , 春天

0

翻译

落花时节,空寂的庭院有位穿着很单薄。穿着薄薄衣衫的,在庭院空旷处看那落花。过后几天,愁绪在心头隐隐泛起,依恋不舍的愁绪一天天地迟延下去。
梦中醒来,只听得黄莺在演唱,唱歌的黄莺累得返回梦乡。带信的人顺便询问时,害羞的低垂了头,害羞的顺便请来人给带封回信。

注解

落花闲院春衫(shān)薄,薄衫春院闲花落。迟日恨依依,依依恨日迟。
春衫:代指。迟日:过后几天。依依:隐藏的样子。依依:不舍的样子。

梦回莺(yīng)舌弄,弄舌莺回梦。邮便问人羞(xiū),羞人问便邮。
舌弄:将舌头拨弄,演唱的意思。邮:邮差,指送信的人。便:顺便。羞:低头。


赏析

上片,以移恨于物手法,写暮春时节,空守庭院思念郎君而“恨”时长的心态。苏轼擅长于将自然时令、外界景物与人物体态的情缘作为词的信息源泉,作为激发词情的触媒和表达词意的载体。“落花闲院春衫薄,薄衫春院闲花落”,伤春怀人。“落花”点明思郎时令,“闲院”描绘思郎守空房之寂寞,“春衫薄”说明思郎时感觉有寒气。这是心理上的反映,只好以衣物传达之。“闲花落”暗指思郎时散乱的情绪。“落”、“闲”、“薄”几字贯通,的孤独感、寂寞感和烦乱感层层加深。“迟日恨依依,依依恨日迟”,最后两句又把这种复杂感情强化了。无论是“恨”依依不舍的恋情,还是“恨”见面的日子来得迟迟的痴情,都将一天天地熬煎下去,度日如度年。

下片,以梦幻与现实相互映照的手法,进一步写思郎的痴情与恨情。“梦回莺舌弄,弄舌莺回梦”,移情于黄莺,以黄莺托情,做着一场美梦。梦醒一喜,似乎郎君回归,连黄莺也不分昼夜嚼舌不停。忽然,现实虚无,拨弄舌头的黄莺也累得扫兴了,不得不进人梦乡。一梦(幻)一醒(喜),黄莺一弄(喜)一梦(愁),相互映照,人通物情,物通人性,形萦神绕,似梦非梦。此谓以美好的生活环境烘托出的寂寞孤独。“邮便问人羞,羞人问便邮”,又由梦幻回到现实,请问邮人顺便给我捎个信,这种结尾令人回味,此“恨”绵绵究竟有多长。

全词围绕“恨”字,情景融会,梦醒结合,喜恨交加,将一个痴情思郎的复杂思绪、恨情,巧妙地展现于读者面前,有余音绕梁之效果。
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...[查看诗文]

0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雨中花夜行船
雨中花·夜行船 宋代: 苏轼 至九月,忽开千叶一朵。雨中特为置酒,遂作。 今岁花时深院,尽日东风,荡扬茶烟。但有绿苔芳草,柳絮榆钱。闻道城西,长廊古寺,...
中国诗词 阳春曲赠海棠
阳春曲·赠海棠 元代:徐再思 玉环梦断风流事,银烛歌成富贵词。东风一树玉胭脂,双燕子。曾见正开时。 咏物 , 写花 0 翻译 杨玉环和明皇的风流韵事已经像...
前出塞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
金缕曲·春梦年来惯 清代: 高鹗 不见畹君三年矣,戊申秋隽,把晤灯前,浑疑梦幻,归来欲作数语,辄怔忡而止。十月旬日,灯下独酌,忍酸制此,不复计工拙也。 ...
幼儿早教古诗100首 采桑子金风玉露初凉夜
采桑子·金风玉露初凉夜 宋代: 晏几道 金风玉露初凉夜,秋草窗前。浅醉闲眠。一枕江风梦不圆。 长情短恨难凭寄,枉费红笺。试拂么弦。却恐琴心可暗传。 愁绪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