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思通古诗词网
首页 > 知识 > 什么是乐府

什么是乐府

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。由于专事搜集、整理民歌俗曲,因此后人就用“乐府”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。乐府最初始于秦代,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。公元前112年,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,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、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、进行演唱及演奏等。 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,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。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,诗歌样式的变革往往和流行乐曲的声调有关。两汉乐府诗最初是配乐演唱的,它之所以在诗体形式上不同于《诗经》的四言句,既是诗歌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,也有乐曲的因素发挥作用。 汉代乐府诗歌的曲调来源是多方面的,除了中土各地的乐曲外,还有来自少数民族的歌曲,鼓吹曲辞收录的铙歌18首就是配合北狄西域之乐演唱的。鼓吹曲本是军中用乐,来自北方少数民族。它的曲调和中土音乐有很大差异,因此,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诗也就和中土常见的体式明显不同。现存铙歌18首各篇均是杂言,和其他乐府诗迥然有别,是诗歌形式发生的重大变化。 对乐府诗体产生重大影响的乐曲除楚声和北狄西域乐外,还有中土流行的五言歌谣。仅以西汉而言,惠帝时戚夫人所唱的《舂歌》,六句中有五句是五言。李延年为武帝演唱的“北方有佳人”四句歌诗,有三句是五言,第三句去掉调节语气的“宁不知”三字,也变成五言句。成帝时长安流传的《尹赏歌》、《邪径败良田》歌谣,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。西汉乐府广泛搜集各种歌谣,其中必有相当比重的五言诗。这些五言歌谣在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四言诗,引起文人浓厚的兴趣,并且亲自模仿拟作,因此,东汉开始有较多的文人五言诗。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,再到文人五言诗,这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。 在六朝,更明确地把“乐府”和“古诗”相对并举,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。宋、元以后,“乐府”又被借作词、曲的一种雅称。新乐府是唐朝诗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古诗词知识 罗蒙诺索夫爱书的故事
伟大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从小爱书如命。16岁那年,父亲带他到邻村杜金家相亲。一进杜金家门,罗蒙诺索夫就被书架上一本算术书吸引住了,他贪婪地翻阅着,而对要相的...
古诗词知识 索伯呼查二世夫...
斯威士兰是位于南非的一个小国,人口只有60万,可是国王索伯呼查二世的夫人却有116位,是当今世界上夫人、孩子最多的国王。而且他在位时间长,统治斯威士兰达6...
古诗词知识 管鲍之交的故事
人这一辈子能交上一个知心贴己的朋友,那就是天大的幸运和福气。管仲能够成为齐国一代贤相,成就彪炳功业,与他遇到一位绝世好朋友鲍叔牙是很有关系的。话说当年齐僖...
古诗词知识 现代诗带月的诗...
现实中的月亮,有着淡淡的辉光使人心醉。诗中的月亮更是加上一层光环更加的迷人让人神往。看看现代诗带月的诗句。 1、<我与月亮> 月色皎洁, 月光...

强力推荐